。”
聂芝兰扑哧一声笑了,“现在不说我侮辱你了?”
花爱民不好意思地挠挠脑袋,“嘿嘿,是我误解你了,你并没有侮辱我,你说的都是事实,是我反应过度了。”
聂芝兰笑着掐了他一把,“行啦,别忏悔了,过来跟我一块儿研究研究,这个书到底应该怎么借才最合理。”
她是想为乡亲们做点事儿,可不是想结怨。
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她懂,不能让一些人理所当然地享受她的付出,最后还埋怨她。
两口子商量来商量去,最后决定,办一个乡村图书屋。
这个想法一提出来,就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。
“爸妈,你们太伟大了!”花婷娇竖起大拇指赞叹,“这件事儿做成了,村民们将受益无穷。”
其他人也都用行动表示支持,纷纷答应捐献自己的图书,就连孔良弼和万锦华也加入了进来。
除了一些特别偏爱的珍藏版书籍,其他的都可以送给聂芝兰,让她充实图书屋。
他们要是想看,去图书屋看也是一样的。
聂芝兰得到了这么多的支持,更是干劲十足了。
接下来的日子,她和花爱民就为这个图书屋忙碌了起来。
图书屋就建在以前的老房子里,把里面原本堆放的杂物都清理出来,墙面抹上了白灰。
一间屋子当做藏书室,一排排地摆满了书架,另外几间屋子里放上了一些桌凳当做室。
忙碌了十来天,这间图书屋建好了,聂芝兰就开始进行宣传。
她现在在村里人缘很好,大家都愿意和她说话聊天,所以一听到她建了个图书室屋,很多人都跑来参观。
当看到那满满一屋子的书,还有那干净整洁的桌椅,人们的心都活泛起来。
贫瘠了多年的精神世界,迫切地需要营养来浇灌,这些书籍就是最宝贵的养料。
他们虽然都是没有什么文化的人,但是现在很多人家都有电视,不论彩色的还是黑白的,至少能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。
他们羡慕那些在大城市里生活的人,羡慕那些过得富裕的南方农村人。
这种羡慕,归根结底,是对文化和知识的羡慕。
他们就有一个朴素的认知:知识能改变命运。
奈何他们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去获取那些知识。
现在,聂芝兰建的图书屋等于把知识送到了他们面前,他们如何能不激动呢。
于是,大家纷纷询问聂芝兰要怎么在这里看书。
聂芝兰就把图书屋的规矩说了一遍。
大家听完之后,只有一个念头:她疯了!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