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?”
“……好。”
思前想后,觉得这件事这么做最稳妥的李臻点点头。
拿上这两千多人赶路的干粮补给,最快速度出发,确实是最稳妥的办法。
“睡觉吧,刚才我和玄奘说了,今晚我俩守一下夜,你放心休息。”
“好。”
杜如晦点点头,李臻就离开了。
来到了稍微凑近那公子哥帐篷的位置,他盘腿坐了下来。
在周围一群流民的鼾声中闭上了眼睛。
……
一夜无话。
第二天太阳出来,众人便打算出发了。
昨晚的天气有些炎热,闷的慌。
今天天亮,云彩便有些多。
看起来要下雨。
所以趁着这会儿还没下,以及空气凉爽,加快点脚步才是真的。
而那公子哥卢文赋早上起来也同样收拾好了行囊。
和杜如晦一起吃了有些粗粝的早饭后,队伍重新出发。
走了两个多时辰,天空之中偶有雷鸣滚滚,可雨就是不见下。
只是天气愈发闷热了。
这场雨,绝对不会小。
众人开始加快脚步,终于,看到了一座城池的影子。
复县,到了。
……
通往城门的官路前,公子哥卢文赋与杜如晦拱手作别:
“世兄,那小弟便不远送世兄了。”
“贤弟无需如此,快些去吧,不是要拜访师友么。等下次什么时候到河津了,咱们再把酒言欢!”
“哈哈,理当如此。那……世兄,咱们就此别过。”
“山高水长,贤弟珍重。”
“嗯,世兄保重,告辞!”
带着俩护卫的公子哥直接朝着城中走去,而杜如晦则独自一人看着驿站中正分发熏鱼肉干之类的众人,心头算是稍微安稳了一些。
还行,人送走了,也没出什么意外。
等这边的流民们拿够了两日的食水,在走个两三日的功夫也就到于栝了。
想到这,他抬头又看了看天上。
天空,乌云由灰,逐渐开始转黑了。
……
“如何?”
因为天气原因而显得有些阴暗的正厅之中,卢文赋听到了坐在上首的中年人问出的问题后,他想了想,恭敬的说道:
“还好,七叔。昨夜我邀那杜家子饮酒,探了探口风。对方虽然说的滴水不漏,但光寿和光涛已经打听清楚了,这些人是从三量山出发,要去于栝的。而他们之所以肯从山里出来,便是因为那杜家子手里拿着一份由此地郡守杜维雍盖印的安抚令,允许他们去给崔氏、老君观、菩提禅院三家盖拢的那一池龙火兴土木之事以追求免罪。”
说到这,他想了想,继续说道:
“崔氏这一步棋走的很妙,不得不承认这个计划简直是天衣无缝。不过,侄儿有一事不解。”
“你是觉得时间对不上?”
“不错。”
卢文赋点头:
“咱们家的消息,是以“双亲纸”而传递,这是圣人留下的秘宝,取:双亲在而不远游,游必有方之意。两份纸一张书写,一张见得。二公那边刚刚得到了越王的允许,咱们得到消息后就开始了动作。
可这消息传来,不过三日。这段时间,不说其他了,那安抚令可是这几日才出来的。也就是说,那杜家子一定是从三量山回到过河津一趟。然后得到了安抚令后,拿着再去三量山。
在加上三量山到复县的路途以及他们的脚程,这中间怎么样都能产生至少三日的时间差。所以,我实在想不通,他是怎么提前预知到这些事情的。难不成……崔家也有什么类似双亲纸这种传递消息的秘宝?”
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