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十二 决战天下第一剑(2 / 4)

,巧妙至极。

滕文雷忍不住喝了声,好!

喊完以后,才觉得自己立场不对,心里有些发虚,他四处看了下,见无人注意到他,心头一松。

滕文雷又看向场中时,两人的剑招刀法已经逐渐快了起来。

武功没达到一定境界的,已然无法看清两人出招了。

苗人凤一把断剑疾如流星,飘忽不定。

燕昭断刀虎虎生风,大开大合。

所谓:剑如飞凤,刀如猛虎。不外如是。

不过,苗人凤忽进忽退,忽左忽右,燕昭只是站在原地,一柄断刀使得呼呼生风,任凭苗人凤如何变招,他都只是简单的砍、剁、劈、截、撩、扎、刺、缠、扇、拦、划,刮。

仅用这个世上但凡练刀的人,都会的十二式基础刀法迎敌。

只是他功力深厚,出刀之快,超乎寻常,劲道之猛,震人心神。

无论苗人凤招数再是巧妙,他都能做到后发先至,攻敌必救。

后发先至是武学中极其高明的功夫,你必须比对手出手快,比对手眼力强,功力深厚才可办到。

胡斐双拳紧握,骆冰也妙目生光。

许多以前不能领悟的武学道理,豁然贯通。

这些刀法秘要,燕昭在来的路上都跟两人说过。

原来,燕昭想到自己不能一味学习别人的技法,他三世为人,两世武学融汇,想到的是必须要有自己的道。

融合了三世经验后,他觉得自己前世的一些真理用在武学上,也是完全合用。

他刚才跟群雄所讲,便是自己的道。

在想到自己要用刀斗苗人凤的剑,心里便想起了《大唐双龙传》中的“天刀”宋缺。

所谓得刀而忘刀,以他目前的见识和积累自然是做不到。

但参考《笑傲江湖》风清扬传令狐冲《独孤九剑》时的法子,这点倒是可以学习。

他两世武学积累,刀法见识不少,最后一路思量,基定了自己的刀法道理,即:

化繁为简,避虚就实。

两点之间,直线最短;

两点之间,直线最快。

任你千般变化,我只从刀的基本技法中去破解。

这不是说任何人都能做到,首先得有相应的武学积累,深厚的内功,极快的身手。

不然对方一剑刺来,刺的是你眼睛,一般人下意识的要么去挡,要么就退,对方再一变招,你招法已乱,不死就伤。

也不是说从此便弃用高妙招数不用。

而是用或不用,存于一心,不拘泥不变。

燕昭的理论已成,虽然也多次演练,但任何武功要想大成,无不在实战中升华蜕变。

苗人凤自然是个好对手。

燕昭开始的话,苗人凤自然听在耳中。

道理质朴,求的是返璞归真,但听到是一回事,对付起来又是一回事。

苗人凤连换三套剑法,燕昭依旧站在原地,一把断刀只是使出基础刀法十二式,却将苗人凤所有的招数尽数破去。

燕昭在和苗人凤交手的过程中,逐渐进入一种近乎悟道的感悟之中,他浑然忘记了要快速将苗人凤击败,成就自己不世威名。

燕昭固然忘记了要尽快打败苗人凤,但给苗人凤和群雄的感觉却是异常震撼!

原因自然是因为对手是苗人凤,打遍天下十数年没有对手的“金面佛”。

就算丝毫不懂武功的人也明白,燕昭的武功至少要比苗人凤高出一筹。

但凡武功相当,在苗人凤疾如流星,千变万化的剑招之下,绝对无法做到站在原地,一手持刀,一手背负身后。只使用学刀法者人人都懂的基本技能,就能将苗人凤逼得不能进入身周三尺之类。

双方又斗了十来招,苗人凤剑法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