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花出去的,肯定是会有很大一部分还是要变成固定资产来一定程度的抵御通胀。
再说,连烟民都知道的道理:你不抽我不抽,航母何时能到20艘。
他方年能不懂?!
不把钱花出去,怎么创造价值。
投资物业也是一种花销的方式。
资金只要有流动,国家就能变得富强一点点。
…………
新的一天,偌大的院子里不复昨日的喧闹。
显得有些安静。
方年坐在二楼露台,再次翻开了毛选,这次是全文,五几年左右只流传于体系内部的版本。
这本书是苗为那糟老头子送给方年的。
除了扉页上有些文字外,全书干干净净,并没有任何笔记。
因为版本的不同,方年看得也比较慢,看两篇还会翻开旁边的中庸与论语。
虽然没有继续求学深造,但方年对哲学领域的探索并未随学业结束而停止。
十月份的羊城依旧可以说是夏日季节,但坐在二楼的露台并不热。
刚好翻完一小部分,就听到方歆叽叽喳喳的喊声。
方歆见方年面前的桌子上摆了好几本她也认得的书,好奇问:“哥哥,你不是都大学毕业了吗,怎么还在看书啊。”
“活到老学到老。”方年看着站起来比自己高很多摸不到脑袋的方歆,笑着说,“你现在都上初中了,还没有对学习的基本理解?”
方歆摇摇头又点点头。
“……”
方年也没有揪着这点小事跟方歆谈学习的事情,站起身来,招呼道:“走吧,今天想去哪里玩?”
方歆摇摇头:“没有想去的地方。”
“游乐园都是大同小异的,没什么新鲜的东西。”
喜新厌旧是孩子的天性,方年并未多说,只是笑着问:“那你来找我干嘛?”
方歆嬉笑着回答:“看你在做什么呗,妈妈跟伯母他们在打牌,嫂嫂跟秋荷姐姐她们在唠嗑,就剩我没事做了。”
说着,方歆似模似样的叹口气:“我还作业都做完了。”
“这边的钢琴太大了,不习惯。”
叽叽喳喳说了一堆,方歆忽然话锋一转:“哥哥,明年能不能在院子里种些果树啊,我问了问嫂嫂,她说广东这边有很多果树可以种的,比申城多得多。”
方年乐了:“多大人了,怎么还会想着要爬树摘果子?”
“那每年也就那么几天能摘啊。”方歆理所当然道。
方年想了想,还是道:“明年春天我带你去选合适的果树,争取明年夏天就有果子摘。”
方歆眨巴眼睛,高兴起来。
方年摸了摸方歆的脑子:“你看看还想做点什么,这边比申城大多了。”
方歆饶有兴致的安排了起来。
方年很有耐心。
方歆并不知道的是,林凤的外教老师多了起来,多数时候都在用英文交流。
更不知道的是,她的留学学校等等都在按照一般流程敲定中。
没有走任何特别的渠道,所以需要提前一年多开始安排。
在后年年初就会转入英格兰的某所学校,直接是大学预科,两年以后会按照正常流程考入合适的大学,比如牛津。
留学的时间大概是五年或者六年这两个选项。
区别是上不上一年制硕士。
也就是说,最早会在19年年底结束留学。
可以说,方歆每个月的时间都很重要,只是暂时还没跟方歆交流这些。
如果不是必要,方年其实并不想要完全安排好方歆的未来。
怪只怪他方年还是过于形单影只,为了老方家的绵延,从他跟方歆这一代开始就得多努力一些。
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