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的日子,梁梅和许浪仿佛肩负着一项神圣而艰巨的使命,只要一碰到熟人,就会迫不及待地询问关于学校的情况。
在村里的老槐树下,几个妇女正围坐在一起,一边纳着鞋底,一边闲聊着家长里短。梁梅面带微笑,脚步匆匆地凑过去问道:“嫂子们,你们说咱这附近哪个学校适合孩子读书啊?”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渴望。
“听说镇中心小学不错,教学设施比以前先进了不少,老师也挺负责的。”一位大嫂停下手中的活计,抬起头说道。
另一位妇女却轻轻摇摇头,发表了不同的看法:“我觉得还是县城里的实验小学好,每年都有不少孩子考上好中学。”
梁梅认真地听着,眼神专注,把这些信息一字一句地默默记在心里,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关键的细节。
许浪也没闲着,他在部队里利用休息的时间,跟战友们交流着:“兄弟们,我家嘉宇要上学了,你们知道哪个学校靠谱不?”他的表情严肃而认真。
“许浪,要我说还是实验小学,我亲戚家孩子就在那读,说老师教学方法好,孩子进步快。”一个战友热情地建议道。
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梁梅和许浪把收集到的每一条信息都小心翼翼地记录下来,然后利用难得的休息时间,亲自去这些学校进行实地考察。
他们首先来到了镇中心小学。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,校园里绿树成荫,鲜花盛开。孩子们正在宽阔的操场上追逐嬉戏,欢声笑语回荡在空中,仿佛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卷。梁梅和许浪怀着忐忑而期待的心情,找到了学校的负责人。
负责人是一位面容和蔼、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,他热情地接待了他们,并详细地介绍道:“我们学校这几年变化可大了,新盖了教学楼,增加了不少教学设备。而且我们的老师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和培训的,他们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。”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。
梁梅微微皱了皱眉,问道:“那学校的课外活动丰富吗?我不想孩子只会死读书。”她的目光中透露出对孩子全面发展的关注。
负责人笑着回答:“放心吧,我们有各种兴趣小组,比如绘画、书法、音乐、体育等等,保证孩子能全面发展。”
许浪仔细地看了看校园环境,崭新的教学楼、宽敞的操场、整洁的教室,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。但他还是有些犹豫,转头对梁梅说:“看起来是还不错,不过不知道实际教学质量咋样。”
接着,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县城的实验小学。刚进校门,他们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。宏伟的建筑、优美的校园环境、先进的教学设施,无一不让他们感受到了这所学校的独特魅力。
梁梅不禁感叹:“这学校看着是气派啊。”她的眼中闪烁着惊喜和期待。
他们走进一间教室,看到一位年轻而富有激情的老师正在声情并茂地讲解课程。孩子们被老师的讲解深深吸引,积极踊跃地举手回答问题,课堂气氛十分活跃。许浪和梁梅站在教室后面,静静地观察着,心中暗自赞叹。
许浪小声对梁梅说:“这教学氛围确实好,就是离家远了点。”他的脸上露出一丝为难。
梁梅皱了皱眉,担忧地说:“是呀,每天接送太折腾了。而且孩子在路上也会很辛苦。”
从实验小学出来,梁梅和许浪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。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,拉出两道长长的影子,显得有些落寞。
“浪哥,你说到底选哪个?镇中心小学近,方便照顾孩子,但实验小学感觉更好。”梁梅满脸忧虑,声音中透露出她的纠结和不安。
许浪站在路边,望着远方,沉思片刻后,坚定地说:“梅梅,我觉得孩子的教育不能马虎,虽然实验小学